首页

女王视频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01:44:55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70966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江流域今年11月来水总体较多年同期或偏少一到二成

“新污染物治理,这提的很及时,就是说要有治理的意识,让我们在这方面不至于落后。”总书记指出辩证看待、统筹处理新老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新的问题,不能说前面的老问题还没处理完就可以歇歇手,要同步抓起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还要继续抓好。”

加拿大小伙夏日呼:我想在呼和浩特度过余生

受强降雨影响,琼海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当天停课。因多处道路漫水,当天12时起琼海市部分公交、客运班线营运暂停。海(口)琼(海)高速琼海往文昌方向90公里加500米处斜坡塌方,交警已实施封控。

CBA:浙江本赛季“三杀”山东 吉伦沃特空砍37分

据悉,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协会由香港知名资管机构、金融机构与专业机构联合创办,为香港首个专注于推动及完善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制度的多元化协会。(完)

国防部:厦金海域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

北京7月3日电(记者 卞立群)北京时间3日凌晨,欧洲杯1/8决赛继续进行。荷兰队3:0完胜罗马尼亚队,挺进八强。另一场对决中,土耳其队2:1战胜奥地利队。

云南迪庆:实拍“雪山精灵” 滇金丝猴觅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集中整饬党风政风社风,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苦卓绝努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中国形成了4亿多人口的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